联合会专区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联合会快讯 > 供应链管理 > 正文

中物联发布《全球供应链发展趋势蓝皮书(2025)》

发布时间:2025-09-15 17:04:44 中物联采购委

2025年9月15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全球供应链发展趋势蓝皮书(2025)》(以下简称“蓝皮书”)。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主席克里斯·沃安达,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衣学东,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杨国栋,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供应链管理中心总经理李沈庄,安永(中国)大中华区数字化供应链与智能制造咨询服务合伙人陈啸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供应链总裁汤启兵,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茂,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刘志滔,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际合作部主任肖书怀出席发布仪式。

图片1

蓝皮书指出,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2.8%(IMF数据),较2024年下调0.4个百分点,供应链正经历系统性变革,呈现四大核心特征。

区域化:地缘重构下的供应链布局新逻辑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实力格局深度调整,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作用愈发凸显,经济增长动力向亚太转移,供应链区域化布局加速,全球分工体系进入新的调整周期。

复杂化:多重风险交织下的供应链韧性挑战

关税政策与系统性风险叠加,加剧全球供应链复杂性。地缘冲突、突发风险事件频发,推高航运成本与燃油价格,供应链中断风险显著上升,企业面临风险防控与效率平衡的严峻考验。

数智化:技术创新驱动的供应链效率革命

基础设施、通信技术与创新技术协同发力,推动供应链数智化转型进入新阶段。全球物流基础设施构建海陆空立体运输网络,5G技术规模化部署加速数据要素流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技术深度应用,实现供应链“自感知、自决策、自优化”。

绿色化:气候危机倒逼的供应链可持续转型

全球气候治理压力下,供应链绿色化成为必然趋势。中国在绿色供应链建设中成效显著,“十四五”前四年累计减碳11亿吨,接近欧盟2024年碳排放总量的50%,为全球供应链低碳转型提供重要示范。

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以四大路径引领供应链创新,为全球提供借鉴。一是“双循环”重塑格局,以内需为主体,培育自主创新生态;通过“一带一路”深化产能合作,推动供应链从“单极主导”向“多极共生”转变。二是“多元布局”强化韧性,构建“枢纽节点网络化”体系,拓宽资源供应渠道,优化产业布局,降低高依存领域进口集中度,实现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应对”。三是“新质生产力”开辟赛道,将数智化纳入国家战略,突破工业互联网、AI等技术,形成智慧物流、智能制造等创新模式,推动供应链向“数智驱动”转型。四是发展“绿色技术”,构建全链条绿色供应链,推动供应链全生命周期低碳转型。

蓝皮书深度洞察全球供应链在地缘格局重塑、技术革命突破与气候治理深化背景下的演进规律,为全球供应链参与者、政策制定者及研究机构提供了兼具战略高度与实践价值的行动指南。

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京东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联想集团、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煤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参与编写了蓝皮书。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