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5 10:02:02 科技信息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调查的中国仓储指数,2025年8月份为49.3%,较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
从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业务活动预期指数有所上升,升幅分别为0.4和2.5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期末库存指数、企业员工指数有所下降,降幅在0.5至2.1个百分点之间。
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飚认为:受近期极端天气与部分大宗商品市场淡季影响,仓储业务需求不足,8月份指数回落至收缩区间。新订单、期末库存、企业员工指数回落,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仍在50%以下,显示仓储需求呈现相对低迷态势,供应链上下游周转减慢,库存水平保持平稳,行业整体运行面临一定压力。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在扩张区间明显回升,显示企业对后市信心充足,随着高温多雨天气结束和大宗商品市场旺季到来,仓储业务需求或将集中释放,行业有望恢复平稳向好运行态势。
新订单指数为49.5%,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分品种来看,有色金属、机械设备、医药等品种的新订单指数高于50%,钢材、食品、日用品等品种的新订单指数低于50%。
期末库存指数为50%,较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分品种来看,钢材、有色金属、机械设备等品种的期末库存指数高于50%,矿产品、食品、家电、日用品等品种的期末库存指数低于50%。
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为48.9%,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分品种来看,矿产品、医药等品种的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高于50%,钢材、有色金属、家电等品种的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低于50%。
企业员工指数为48.4%,较上月下降2.1个百分点。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4.8%,较上月上升2.5个百分点。
中国仓储指数调查说明
1.主要指标解释
中国仓储指数体系是一套立足于仓储企业,通过快捷的调查方式,以详实、动态的数据信息,反映仓储行业经营和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求状况与变化趋势的指标体系。
中国仓储指数由期末库存、新订单、平均库存周转次数和企业员工4个权重指数合成。
2.调查涵盖的范围
中国仓储指数体系调查包含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两大类。调查的地区将覆盖全国(除港澳台和新疆、西藏等)的主要省市和地区。调查的企业主要是为社会提供第三方仓储及配套服务的物流企业。主要是指综合性仓库和专业性仓库。不包括生产企业的自营仓库和用户的自用仓库。
3.计算方法
中国仓储指数由1个综合指数和11个单项指数构成。单个指数采用扩散指数方法。综合指数采用加权综合指数方法。
单项指数的计算公式:
即正向回答的百分数加上回答不变的百分数的一半。
DI=“增加”选项的百分比×1+“持平”选项的百分比×0.5
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
中国仓储指数=期末库存×30%+新订单×25%+企业员工×25%+平均库存周转次数×20%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2025年采购与供应管理大会在厦门举行
- 中物联发布《全球供应链发展趋势蓝皮书(2025)》
- 第四届“中文+物流与供应链职业技能”国际赛暨首届东盟国家高校邀请赛在广西发布
- 共建开放、韧性、可持续的全球供应链新格局 ——《全球供应链发展与稳定厦门倡议》发布
- 何辉在中国物流“流云”大模型发布大会上的致辞
- 中国重要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周报 (250908--250912)
- 第二十批星级冷链物流企业名单的公示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企业星级评估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在京召开
- 马增荣出席江苏省东豪物流有限公司开业仪式
- 中国公路物流运价周指数报告(2025.9.12)
- 关于调整第二届全国采购大赛职工组赛程安排的通知